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也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地处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2017年,全市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的2.95%;市区面积为3639.81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建成区面积885.6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成都市辖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双流、郫都11个区,简阳、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5个县级市,金堂、大邑、蒲江、新津4个县。成都市有国家级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都市人口稳定增长,有常住人口1604.5万人,比上年增长0.8%;城镇化率达71.9%;有户籍人口143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1.2万人、乡村人口584.1万人;出台人才新政十二条,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落户超过11万人。全市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18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8元、增长9.1%;城乡人均收入倍差1.92,比上年缩小0.0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970.8亿元、增长6.8%;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实现全市85个贫困村退出、29878人脱贫。全市社会就业形势良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6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7.7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8.6万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为25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全市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19.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529.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43.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562.0万人;征地农民参加养老医疗保险人数164.6万人;有2.8万名城镇居民、10.6万名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保障资金投入6.3亿元,其中投入农村4.5亿元;有各类社会养老机构226个,拥有床位3.5万张;有社区养老设施1741个,拥有床位3.1万张;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814处,社区服务中心344个。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位于大邑县西岭镇大雪塘(苗基岭),海拔高度为5364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为岷江、湔江等江河冲积而成,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海拔高度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处在简阳市沱江出境处河岸,海拔高度为359米。成都市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在市域内形成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的独特地貌类型;由于气候的显著分异,形成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区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为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带来极为有利的条件。
成都市土壤资源丰富,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黑色石灰土、棕色暗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暗棕壤11个土壤类,20个亚类,56个土属,150个土种;土壤类型多样,养分充分,土层深厚,质地适中,适宜各种农作物及林草生长。
成都市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龙门山、邛崃山区,距离中心城区均仅有100公里左右,拥有4个“森林及野生动物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区,而且森林树种丰富,植被良好,景色优美,林间包含有珙桐、玉龙厥、光叶厥等珍稀植物,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珍稀动物。2017年,全市有森林面积806.47万亩,森林覆盖率39.1%,活立木总蓄积量3367万立方米,森林年固碳量228.59万吨。成都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2017年在域内已记录的高等植物有264科1224属3390种,占全国种数的十分之一,占全省种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3种;脊椎动物有6381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8种,有野生鸟类484种(占全省鸟类资源的66.48%,全国鸟类资源的32.7%)。
成都市水资源总量为90亿立方米,总量虽然丰富,但因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很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561立方米。成都市地处长江支流岷江及沱江流域,岷江及沱江干流穿越市境,市境内岷江干流长96公里,沱江干流长146公里,岷江、沱江流域面积分别占55%、45%。成都市有大小河流180条,总长2300公里;过境水量中以岷江过境水为主,不仅水量丰富,而且水质优异,洪枯变化较小,地势居高临下,便于自流引用,为成都主要供水水源。成都市河湖库水域面积943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6.4%。成都市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共达32.72亿立方米,且埋藏深度较浅,含水层厚度大,便于开发利用;但因城市化的进程,使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故对地下水应以保护为主,适度进行开采。全市建成各类水利工程9.6万处,其中有水库267座(大型2座,中型6座,小一型54座,小二型205座),总库容16.9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58万亩。
成都市是全国著名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成都处在由剑门蜀道、九寨沟、成都、峨眉山、长江三峡等旅游胜地组成的四川旅游环,以及由北京、西安、成都、昆明、桂林、广州等旅游中心组成的全国旅游环的结点上,又是内地前往西藏的主要通道,优越的旅游地理位置为开发利用丰富的成都旅游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成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水俱全,自然风光绮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成都的山景具有高、险、奇、秀、幽的特色,有如“天下幽”的青城山、雄奇多姿的九峰山、高耸挺拔的西岭雪山、景色秀美的玉垒山;水景中有汹涌湍急的溪流,清澈明亮的水潭,飞珠溅玉的瀑布,秀美如画的湖泊;生物景观中有少见的桂花林、箭竹林、杜鹃林等植物群落,以及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成都市的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已形成以成都市区为核心,组合不同、风格各异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90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4个、国家AA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共45个),以及众多省、市级风景片区。
2019年7月2日,2019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来自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代表、企业代表,经济、贸易领域专家汇聚一堂,为持续打造更优国际营商环境献计献策。在论坛上还发布了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榜单,成都在经济竞争力、有形资产实力、无形资产实力、城市品牌魅力等指标中脱颖而出,荣获2019“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奖。
详情点击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